推广 热搜: 动物诊疗 

我愿成为一粒种子 ——记农技推广研究员、中国第十八届农高会“后稷特别奖”获得者刘世扬

   2012-11-29 神农网神农430420
核心提示: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技推广员,倾其一生,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推广科技、研发新品种当中,为的就是农民多打粮,过上好日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技推广员,倾其一生,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推广科技、研发新品种当中,为的就是农民多打粮,过上好日子;为的就是国家更富强,发展更有底气。也许他现在还没有取得袁隆平那样伟大的成就,但他却在更艰苦的环境中,更困难的条件下,朝着那个方向不懈努力着,尽管已经年逾古稀。今年是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促进年”。刘世扬的这种精神,更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受到尊重。他从事的事业,更应当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与支持。

  多打一粒粮,让农民多挣一些钱,成为他毕生最大的追求。朴实无华的理想,默默无闻的生活,年复一年的辛劳,还有遇到难题时紧锁的眉头,看到收获时灿烂的笑容——他是我国近百万个基层农技推广员中的一员。他光荣,他骄傲。

  走近这位年已76岁的老人,零距离地感悟刘世扬,给人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洗涤与震撼。

  “刘神经”的务农梦

  1936年2月,刘世扬出生在河南省上蔡县东洪乡刘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贫穷、饥饿是刘世扬幼小心灵对这个世界刻骨铭心的第一感受。1957年他退伍后直接考入了信阳农业专科技术学校。本以为从此可以用知识消除贫困和饥饿,没想到刚学完一年的基础课,他们被整建制编入炼钢队伍,刘世扬由一名在校生变成了炉前工。

  后来他回到老家,先后在当时的公社、县农行、计委任职。1981年调任乡民政助理员,由于他爱岗敬业,被四邻八村的群众誉为“咱乡的张思德”。当时的组织部门找他谈话,要调他到县老干部局去工作。上任不到3天,他就找到当时的组织部部长说:“陪老同志钓鱼、打牌、比赛棒球的活儿,实在不适合我。我曾经学过农,还是让我回俺乡农技站工作吧。”当时有人说:“老刘神经有毛病吧?”从此,一个不雅的绰号“刘神经”竟成了他的“常用名”。

  1984年,正值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举之年。已经48岁的刘世扬,内心涌动着别样的激动。

  当时的上蔡县农业耕作条件相当落后,农民仍守在鞭打耕牛手扶犁这种粗放的传统耕作方式上。刘世扬认为:“千难万难,老百姓种地不懂新科技要想多打粮是天下第一难。农技推广,看似清闲实难清闲,农技推广处于‘三农’第一线大有可为。”

  为尽快提升农民的科学种田素质,刘世扬带领站里仅有的3名工作人员成了东洪乡机关最忙的人。白天,他骑一辆旧得老掉牙的自行车,奔走于农家村舍,田间地头,三句话不离宣讲新农技、新品种、农资市场新信息,并将散发着油墨味的打印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一个月的油印品用掉纸张1令多,竟成了当时站里的最大开销。晚上回到站里,他的第一要务就是利用乡里的有线广播网,为全乡举办“农技讲座”,全乡家家户户的小喇叭,成为刘世扬宣讲的“第一高地”。仅仅3年工夫,刘世扬在走村入户指导推广农技业务的同时,刘世扬的下村日记竟达数百万字,凡属涉农无所不包。用他自己的话说:“土里刨食,靠的就是天时、地利再加上人为巧种,才能翻翻土坷垃,黄金遍地流。”细品刘世扬的农技推广经,人们不难悟出:一个“巧”字就是刘世扬的秘笈所在。

  1984年小麦备播时,面对当时一些人盯着钱眼、兜售假农资的局面,刘世扬他们自筹资金万余元,微利经营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农资品,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东洪农技站信得过”。那年春节,是刘世扬弃城返乡上任站长后迎来的第一个春天。

  1986年,刘世扬根据东洪乡的乡情,走访专家,制定了《东洪乡农技站科技推广五年规划》,并广泛征求乡村干部的意见与建议。

  时任乡党委书记的张合群在全乡党员、干部大会上颇为感动地激励大家说:“咱东洪乡是个贫困乡,我们不能两眼只盯着国家的扶贫款,我们的脚下是10万亩耕地,我们也有头脑和双手,刘世扬站长为全乡制定的这个5年科技推广规划,就是全乡农业发展的5年计划,更是咱乡自我造血脱贫致富的‘财神计划’!”

  1986年小麦备播时,针对农民年年大播量每亩超过15公斤以上,造成小麦群体大、个体弱,加之施肥单一高氮化,致使小麦倒伏减产的状况,刘世扬在多方求教专家学者之后,详尽地制定了《小麦精量播种和配方施肥方案》。当年,全乡按方案麦播率达94%,平均播量不超过9公斤,全乡仅节约播种就达60万公斤,按每公斤2.5元计算,农民减少投资150余万元。1987年麦收时节,四邻诸乡曾因暴风雨发生小麦大面积倒伏,而东洪乡的10万亩小麦,面对自然灾害却依然增产。刘世扬推广的这套科学麦播施肥方案,让东洪乡的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省、市一个个小麦、玉米、大豆、芝麻、红薯创新型的新项目、新品种向东洪乡倾斜,在东洪乡的土地上试验、示范与推广。刘世扬的农技推广团队由开始时的配合项目实施到由站里直接主持完成,从1986年至2011年的25年间,由刘世扬主持完成的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累计达188项,并先后有45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农科杂志上发表。

  1994年12月15日,由刘世扬主持完成并撰写的论文《豫芝4号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应用》,在湖北宜昌召开的全国油料生产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这位头发花白操着河南口音、并于当年4月被河南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的中原汉子的发言,引起了全国与会专家学者的殷切关注和轰动反响:“一个乡镇农技站竟有如此作为,了不得!”

  “了不得”,是刘世扬和他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从1986年至2011年的25年间,刘世扬和他的东洪乡农技站先后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玉米郑单8号、夏棉中27号、小麦西农979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红薯等6大类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128项,实施推广配方施肥小麦精量播种、芝麻打顶、一喷三防等,累计示范推广面积930余万亩,促使示范专业户直接增收累计达28.5亿元。

  自主创新的生命之魂

  刘世扬是个“不安分”的人,推广新科技几十年,年近60岁时,刘世扬又萌发了自主创新的念头,他首先要搞的是培育芝麻新品种。他觉得:“咱驻马店历史上就是中原乃至全国的芝麻主产区,如果能有一个更高产稳产含油量高的芝麻新品种问世,那可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大文章。”
 

  早在1994年春,承担着省、市众多农科示范推广项目的刘世扬,尤其对示范推广全国芝麻优质新品种豫芝4号情有独钟。为此,他成了驻马店农科所专家、豫芝4号培育者李义之先生家的常客,二人倾心交谈,深交成友。

  芝麻杂交新品种的培育并非易事。该项研究技术性强、难度大、周期长、选配组合复杂、成功率极低。面对如此难啃的硬骨头,刘世扬多次奔北京、赴省城。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张淑敏、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区域处处长张应忠研究员、全国芝麻首席专家张海洋、驻马店市芝麻专家李义之等老师的直接关心指导下,东洪乡农技站一整套的芝麻杂交育种方案在刘世扬的一次次反复琢磨中终于确立。一个乡级农技站,斗胆开始了艰难的杂交育种新长征。

  选定的杂交后代材料被一粒粒小心翼翼地播下,在心血浇灌与细雨滋润中透土。从小苗苗到初现花蕾,刘世扬天天围着这些绿色的宝贝苗苗打转转。进入7月下旬最佳的杂交期,刘世扬带领大家早6点下地,上午7点至10点要干完当日每棚花的杂交活,一直干到8月中旬。用刘世扬的话说:“这叫与蜜蜂抢时间、争速度。”

  1999年3月,63岁的刘世扬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可他退而不休。历时6年的芝麻杂交新品系A25-3在东洪乡正进入对照豫芝4号的试验示范阶段。当年,在东洪乡与10个品种对比,位居第二,抗旱性能好,亩产105公斤,比豫芝4号增产10.04%。

  2005年8月13日,以河南省农科院国家首席芝麻育种专家、芝麻遗产育种研究员张海洋为组长的A25-3芝麻新品系鉴定专家组抵达东洪,对该乡科技示范户夏直播A25-3进行田间现场测产鉴定,结果显示:该连片示范田平均亩产124公斤,比豫芝4号增产19.6%。2007年5月,在连续参加省区域、省生产试验后,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经鉴定命名A25-3芝麻新品系为“上芝1号”,刘世扬和他的团队历时12年含辛茹苦的心血,终于为蜂飞蝶舞的芝麻大世界孕育出了花开果香的新家族成员。2007年11月,刘世扬这个全国鲜为人知的研发团队,首次登上了第1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后稷奖”的领奖台。

  “上芝1号”的成功问世,更激励了刘世扬憋足了劲头儿研发新品系。用他自己的话说:山高人为峰,他要一步一个新台阶,步步都有新动作。

  原来,早在2002年,当A25-3处于区试新阶段时,他就想到了如何举一反三地研发新项目。在他的精神感动下,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张秀荣,从发自武汉的特挂信封中寄来了刚果黑芝麻。刘世扬如获至宝,连续3年进行潜心研究与探索。在2006年第四代杂交品种中选出最优单株,命名“429”。2007年,第五代“429”参加产比试验表现突出,令刘世扬欣喜若狂。年已71岁的他,整日伏案整理“429”观测日志,他一再叮咛自己,一定要从难从严,要鸡蛋里挑出骨头来。对“429”百分之百的负责,就是他最神圣的使命。

  2011年1月,“429”经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通过,建议在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芝麻适宜区域种植。2011年8月31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颁发鉴定编号为2011004号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上芝429”。

  2010年至2011年,“上芝429”种植面积增加到11万余亩,东洪乡连续两年创造了400~1000亩连片丰产方,平均亩产突破100公斤的纪录,并已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国家专利。

  2011年11月,刘世扬和原县农业局副局长、现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顾问郏治国一路风尘赶往西安,应邀出席第18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11月9日,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75岁的刘世扬又一次登上了领奖台,捧回了“上芝429”“后稷特别奖”这一殊荣。

  求索者一粒精神之种生机勃发

  27年前,东洪乡农技站只有两间破旧红瓦房,农技人员除一人一桌一张床,别无所有。27年来,该站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拥有一幢颇为气派的上下14间的临街楼,大门口“上蔡县东洪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牌子,白底黑字,赫然醒目。

  回首往事,刘世扬语重心长地说:“这27年是我一生最有意义的岁月。苦也罢,累也罢,咱搞农技推广和新品种研发就是让老百姓增收,只要咱的科技成果能转化为社会财富,就是再苦再累心也甜。我今年虽已75岁,但身体还不错,像建华(继任农技站站长)他们这一代年轻人,我有责任再帮一把,让他们有更大的作为。只要他们需要,我甘愿蹲下来当楼梯,让他们踏着我的肩头,去冲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新前沿。”

  芝麻新品种的问世也仅仅是刘世扬收获的第一个创新果实。接下来,小麦新品种的问世也已经露出曙光。

  早在2000年当芝麻育种成果初露端倪之时,不甘守成的刘世扬又萌生出小麦育种的新念头。他凭着那股钉子般的钻研精神,硬是向小麦育种领域强力推进。他亲自登门请河南省国麦中心主任郭天才、周口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殷桂鸿博士、驻马店农科院的专家朱统泉、张自亮等诸位专家多次到试验基地现场指导。从当年小麦的30个杂交组合,逐年发展到2011年的512个。试验面积由开始的6亩,发展到眼下的50亩。参与小麦杂交的技术人员,由开始时的2人发展到11人,形成了小乡镇农技站小麦新品种研发老中青三结合的新格局。经过年复一年的杂交组合,优选劣汰反复对比,2008年有两个杂交组合品系脱颖而出,令刘世扬和他聘请的专家团队分外惊喜。2010年,历时10年孕育出的这两个“金娃娃”参加了省级区试且总体表现良好,发展潜力和前景令人乐观。2012年又有两个“金娃娃”被列入省级区试。

  今年6月初,刘世扬的小麦育种基地像一幅金浪翻滚的油画,那一颗颗金黄健硕的麦穗上挂着一个个小牌牌、小袋袋,一束束扎着红、白塑料绳。刘世扬介绍说:“在这块50亩的基地里,共种植近2000个小麦品种,其中资源材料248份,后代材料1560余份,仅外国小麦品种就达十几个。有的是为了新品种的适应性种植展示,有的是在进行产量、品质比对,一切都是在紧紧围绕小麦杂交育种这篇大文章。今年又有3个新品系有望参加省级预备试验。”

  刘世扬介绍说,眼下,东洪乡农技站和由该站而派生出的连体机构“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上蔡县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共拥有芝麻、小麦资源材料2389余份,其中后代资源材料1700份,国外基因资源材料358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资源材料1121份,不育率由2009年的48%提升到2011年的65%,力争“十二五”期间达到85%。2012年将有小麦、芝麻2个新品系进入国家、省鉴程序,2013年至2014年将各有3个有优势苗头的小麦、芝麻新品系进入国家、省鉴程序。2012年~2013年小麦研发展示目标突破亩产750公斤,芝麻研发展示目标将冲刺亩产200公斤大关,形成自主创新的芝麻、小麦新种群。

  用刘世扬自己的话说:“如果上天再给我10年的机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并以此来报答生我养我的祖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邮箱  |  联系方式  |  神农文化  |  神农网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3373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