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
4月底,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召开。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按照分类推进的基本原则,政府有望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落户限制。
首先有望受益的是3000万举家搬迁进城的农村人口,受益的次序是由地市级及以下城市向大城市渐进,今后我国的人口管理将走向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制度。
在与之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我国可能把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同时还将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挂钩的政策。
徐宪平表示,我国将会“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徐宪平表示,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第一就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全面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我国将会“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个逐步释放的过程。
李铁--谈小城镇户籍改革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李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曾在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单位工作。多次参与了中央、国务院有关城镇化政策文件的起草和制定,主持了一批国内各类城市和地区的各类规划,是数十个国际合作项目的主持人和项目第一负责人。
南都讯 新型城镇化有望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
0评论2013-07-1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