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讯首页 频道列表

速生鸡到底能不能吃

2012-12-21 08:485430

  面对速生鸡,公众普遍性的忧虑呼吁更权威、更可信的行政调查和科学结论,至少在诸如“速生鸡能不能吃”的问题上,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

  食品安全,兹事体大。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却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不断生出“能不能吃”的集体困惑。最近媒体披露的“速生鸡”再度刺激了民众脆弱的神经,究竟这鸡还能不能吃?对于这一常识性问题,公众期待着权威解答。

  从“160天出栏的猪”到“45天速成的鸡”,速生的背后究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本质上是一个科学调查与判断的问题。虽然生产者的说辞基于自身利益难以取信于民,但政府部门完全可以在知识专家的帮助下,展开独立公正的调查,以权威的科学结论带给公众一份安定。但在以往的个案中,行政主导的调查由于缺乏透明度和独立性,并未赢得公众的信赖;而所谓知识专家的表态,此前在一些领域更是引起层层质疑。

  针对“速生鸡”风波,北京、上海等地已展开排查和抽检,一些专家也开始亮相传播“科普知识”,然而坊间的担忧并未消减。原本并不复杂的科学判断,缘何变得诡异?根源还在于我们缺乏真正权威的知识结论。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涉及道德因素,但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却涉及。因为利益驱动,一些被网民调侃为“砖家”的人,不是本着科学知识去为民众答疑解惑,而是有选择性地“替人说话”。在科学容易被某些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挟持”的情况下,人们便陷入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困境。

  吃什么都要命,不吃更要命。面对各种“舌尖上的风险”,公众普遍性的忧虑呼吁更权威、更可信的行政调查和科学结论,至少在诸如“速生鸡能不能吃”的问题上,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但从更普遍的食品安全意义上看,查出一个“速生鸡”的真相,并不代表明天就不会出现一个“速生鸭”。要让公众真正免于食品安全的恐惧,除了要彻底剔除行政和知识与利益的脐带关系,更需要严密的法治化治理,从立法上设计出细密的食品安全标准,并通过严格执法产生强大持久的监督效果,以此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速生鸡”事件鸡肉销售下降,猪肉上涨
速生鸡曝光后,速冻鸡肉摊位销售冷清,反而,猪肉销售情况火爆。大部分消费者都不敢购买,担心速冻鸡就是速生鸡,不敢购买鸡肉的

0评论2012-12-28502

揭秘“速生鸡”:一只鸡吃18种抗生素 40天长5斤
自从曝光了山东多个地方的养鸡场,对白羽鸡喂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有些地方甚至给鸡喂食国家明令禁用的激素类药物。而这些抗生

0评论2012-12-2110449

速生鸡添加违禁药物40天长5斤
山东一些养鸡场违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来养殖肉鸡,并提供给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企业。畜牧兽医局已成立了督导小组,通知当地有关

0评论2012-12-181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