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多年来,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国土绿化取得重大进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成效最为显著的生态建设壮举。30多年来,全国有133亿人次义务植树614亿株。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与此同时,我们展开了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保护了天然林17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3.7个百分点;世界上最大的退耕还林工程累计造林4.34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3个多百分点,许多地方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8.36个百分点;森林面积达到29亿亩,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12亿亩;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9亿亩,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1/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49亿立方米,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47亿立方米。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趋势下,在为全社会提供了100多亿立方米木材资源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三、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我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出台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等荒漠化治理工程,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三北”地区累计造林6.2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不仅有效减轻了风沙危害,而且形成了全国较大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广大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历史上的1.1%提高到15.8%,不仅有效减轻了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年产木材达到4500多万立方米,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据第四次土地沙化监测结果,全国土地沙化面积已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
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国已确权的集体林地面积达到26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5%,有8379万农户获得林权证,4亿多农民直接受益,有效调动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带动了林下经济、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明显增加。
五、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418万亩,绿化覆盖率由2003年的29.5%提高到38.62%,人均绿地面积由7.73平方米提高到11.18平方米;国家森林城市达到31个;建成2747个森林公园、213个国家湿地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优美环境。
同时,我国依然是一个生态十分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任重道远。要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林业“双增”目标不懈奋斗。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全面落实《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长江防护林、黄河防护林、珠江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构建东北森林区、西北风沙区、西部高原区、中小河流及库区、平原农区和沿海、长江、黄河、珠江以及城市十大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后,继续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大力发展苗木花卉、森林培育、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林产工业、森林旅游、竹产业、生物产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和沙产业等十大林业主导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扎实推进科技兴林。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关键和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成果推广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着力提高造林质量、森林质量和林业综合效益。
不断创新义务植树的载体和形式。坚持义务植树的法定性、群众性、公益性。把义务植树与学习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森林城镇、森林矿区等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与减少碳排放、消除碳足迹结合起来,不断丰富义务植树形式,方便公民履行植树义务,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造林绿化任期目标责任制。将林业“双增”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省、市、县,列入约束性考核指标,确保如期完成。严格保护林地资源、依法严惩非法占用林地和盗伐、滥伐林木行为。切实落实森林防火地方行政领导负责制,严防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努力降低成灾率,最大限度地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近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现印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0评论2023-06-0516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 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
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
国办发〔2023〕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
(一)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及时梳理本地区带动
0评论2023-06-05170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60号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已经2023年4月14日国务院第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强
2023年4月27日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
(1999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3号发布 202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0号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用密码应用和管理,鼓励和促进
0评论2023-06-05138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汇报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汇报
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汇报,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
0评论2023-06-0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