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华北黄淮美国白蛾将偏重发生 需加强防治

2014-06-05 09:133990
         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农林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计至6月9日,华北东部和黄淮中东部美国白蛾将偏重发生,提醒当地林业部门加强监测,强化重点地区预防。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原产于北美洲,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地区,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美国白蛾喜温喜光耐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天气非常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高级工程师王纯枝表示,“今年3月至4月气温偏高,美国白蛾第一代发生期较常年普遍提前。”

  据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显示,5月中旬京津冀大部,山东牟平和东港,江苏灌南、宿城和新沂,安徽宿州、淮北和阜阳等地林间美国白蛾虫口密度普遍较高。5月26日以来华北、黄淮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也利于其生长发育加快、危害加重。

  王纯枝介绍,5月底至6月上旬是美国白蛾幼虫危害盛期,也是防控关键期。建议相关地区林业部门根据虫情,采取生物和化学手段尽早防治,以避免美国白蛾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危害。

  据了解,释放周氏啮小蜂是一种有效生物手段。周氏啮小蜂是一种优势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是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的天敌,能在美国白蛾等害虫蛹上发育成长,产卵寄生。

  此外,当地林业部门还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化学手段防止美国白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0评论2019-01-0342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

0评论2018-11-2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