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农村老人普遍认为基础养老金太低

2013-05-30 08:325380
       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体部分的基础养老金试点开始以来,北京、黑龙江、河北、广西等地一直没调高标准,已明显低于其他社会保障水平。由于基础养老金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逐渐降低,其正效应逐渐衰减。

       我国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由中央财政向符合享受条件的农民提供每月不低于55元的等额基础养老金。试点之初,这55元高于当时全国每月49元的低保金,能为农村老人提供最低程度的生活保障。但随着物价持续上涨,基础养老金购买力急剧下降。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测算,基础养老金实际购买力已在几年内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4%下降到8%。目前即便加上个人缴费和地方补贴,很多省份的养老金也只有六七十元,仍然不如逐渐增多的“低保金”高。

       随着物价上涨,基础养老金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特别是这55元已无法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中国社科院劳动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认为,国家应根据物价指数变化、工资增长率等因素,建立动态调节机制,抵御通货膨胀,确保购买力不下降。同时,适当考虑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以循序渐进方式让农村老人分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14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014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0评论2014-01-09275

中国24%老人靠养老金生活 超四成老人自认为是家庭负担
  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在京举办。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

0评论2013-10-1440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延迟领养老金计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对外界承认,从2015年开始逐步延迟领取养老金,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清华

0评论2013-08-21888

戴相龙表示: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在海南博鳌的发言一锤定音:我国养老金确有缺口,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戴相龙建

0评论2013-04-13457

养老金双轨制难点、对策、进展、期盼
我国养老金制度“双轨制”延续多年,公务员退休金按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以一定比例计发,无需交纳社保;而企业员工和社会个体劳动者主要靠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模式,一般退休人员仅能拿到原工资45%左右,且有下降趋势。“空账”问题、养老基金保值问题凸显。“双轨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产物,随着改革深入,制度设计的先天缺陷已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

0评论2013-01-01459

农村养老的全覆盖目标将八年抗战
目前,全国城乡参保总人数就超过了3.8亿,其中有1亿多老年人按月领取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 全覆盖不仅限于农村养老方面,还包括城镇,国务院已在7月初明确要求,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距离全覆盖的目标不足半年时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的日程表早在制度推出之时便已确定,但在2012年完成很不现实。时间变更为2020年。 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宁夏、青海、海南、西藏8个地区提前实现了预定目标外,目前大多数地区均尚未完成全覆盖任务。

0评论2012-08-02677

农村老人月均养老金不及城市老人的5%
报告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0%,月均退休金1527.00元;农村34.60%,月均养老金74.00元。仅为城市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1527.00元)的近5%。

0评论2012-07-1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