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马铃薯栽培技术

2014-05-22 4510 92.5K 0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马铃薯又名洋芋,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17世纪中叶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块茎中含有8-29%的淀粉及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已经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可以说,马铃薯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二)国内外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栽培范围遍布全世界,从北纬71°至南纬40°之间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马铃薯栽培。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俄罗斯、中国、美国、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其中,荷兰是世界上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每年栽培面积2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6%,单产从20世纪70年代的每亩2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3300公斤。在美国,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当高,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加工等均采用机械操作。近几年,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和脱毒种薯的应用,全球马铃薯的产量呈明显递增趋势,目前马铃薯年产量约3亿吨,其中一半以上供人类食用。
我国马铃薯年栽种面积7000万亩左右。其生产和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首先是单产低,平均亩产量只有1000公斤;其次是机械化水平低,在我国马铃薯播种机、收获机尚未全面推广使用。
 
(三)汉中市马铃薯生产概况
汉中地处北纬43°59´至 44°42´之间,在南北气候分界线以南,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000毫米,属亚热带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政府已经将其定位在支柱产业进行发展。汉中市每年栽种马铃薯30万亩左右,年产量约40万吨。
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征
   (一)马铃薯的植物学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分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地下部分有根、匍匐茎和块茎。
1、根:马铃薯只在主茎的基部紧靠芽眼的部分产生吸收根系和不定根,这些根深度可达到70厘米,水平伸展30厘米左右。
 2、茎:马铃薯的茎主要由主茎和块茎构成。
   (1)主茎:主茎是由块茎芽眼中抽生出来的枝条所形成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茎高50-100厘米。早熟品种的茎杆细小,中晚熟品种茎杆高大。
   (2)块茎:块茎就是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马铃薯(洋芋),块茎是茎的变态。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
3、叶: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颜色较浓。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叶
4、花:马铃薯的花瓣呈五角形,一般呈黄绿色或灰黄色。早熟品种花数少,有的品种只现蕾不开花,中晚熟品种的花序多,花期长。
5、果:马铃薯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每个果内含种子80-300粒。马铃薯种子休眠期长,当年发芽率低,种子的寿命可保持10年以上。马铃薯种子也能繁殖后代。
   (二)马铃薯的生育周期
1、发芽期:从块茎上的芽开始萌发到幼苗出土是马铃薯的发芽期。发芽期的生长以地下主茎生长为主,是马铃薯扎根、结薯、保证后期茎叶健壮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构成产量的基础。块茎萌发时所需的营养和水分,主要由种薯本身提供,因而对大一点的种薯块,大家经常说母肥儿壮。
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现蕾一般为20-25天。出土半月左右地上主茎形成6-8片叶为幼苗前期。此后茎叶的生长量猛增,待主茎上叶片分化到12-16片后,顶芽便进入孕蕾期,地上部分出现花蕾时,地下匍匐茎的顶端开始膨大,此期为幼苗期的后期。
3、马铃薯器官形成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1)块茎形成期:从现蕾到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块茎的数目也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从现蕾到开花这段时期,块茎不断膨大。
(2)块茎形成盛期:从开花始期到开花末期,是块茎体积和重量快速增长的时期,这时光合作用非常旺盛,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也是一生中最多的时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块茎膨大速度最快,大约有一半的产量是在此期完成的。
   (3)、块茎形成末期:当开花结实结束时,茎叶生长缓慢乃至停止,下部叶片开始枯黄,即标志着块茎进入形成末期。此期以积累淀粉为中心,块茎体积虽然不再增大,但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却继续增加,从而使重量增加。
4、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休眠期长的可达3个月以上,休眠期短的约1-2个月。不同品种不但休眠期长短有区别,而且休眠强度也不一样,多数品种在成熟期后20天以内,休眠强度最大,休眠不易打破。休眠期越短,块茎越不耐贮存,休眠期越长,块茎越耐贮存。
   (三)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马铃薯在4℃以上块茎的芽就能萌动,在0℃以下块茎受冻。马铃薯块茎的最佳贮存温度为0℃-4。马铃薯喜欢冷凉气候,块茎上芽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2℃-16,18℃-25℃时发芽迅速,但长成的幼苗苗体弱小。块茎发育的适宜土温是16℃-18℃,以不超过21℃为好,高于25℃时不利于块茎膨大。高温会使块茎停止生长。
2、水分:块茎形成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在结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较适宜,结薯末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所以早熟品种在地上部孕蕾期到开花末期,茎叶急速生长,块茎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种自开花后直至茎叶停止生长前的整个阶段,都属块茎膨大期,比早熟品种需水期更长。
3、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或栽植过密,会使茎叶徒长,块茎形成延迟,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的形成,长日照可促进茎叶生长和现蕾开花,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在每天11-13小时日照下,茎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的产量也高。
4、土壤:马铃薯最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汉中平川的水稻土(壤土)、沙壤土等。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马铃薯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碱性土壤中马铃薯易得疮痂病。
   (四)马铃薯的退化
    马铃薯的种性退化并不是遗传性的变化,而是由病毒侵染造成的。马铃薯植株出现叶片卷缩、株型矮化、茎杆细弱、块茎变形或瘦小、表皮老化等世代相传的病态即是马铃薯的退化,它严重地影响马铃薯的生产和发展。
马铃薯的退化主要是由蚜虫传播病毒引起的。汉中平川蚜虫多,传播的病毒使马铃薯退化很快,这就是平川马铃薯不能做种的原因。为了保持马铃薯固有的种性,提高块茎的产量和品质,要广泛使用脱毒马铃薯种薯。
三、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与脱毒马铃薯种薯
   (一)马铃薯脱毒技术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产生卷叶、花叶、束顶矮化等复杂症状。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的病毒可以逐代积累,严重时减产幅度可达40%-70%,严重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所谓“脱毒”,就是脱去马铃薯自身积累和感染的病毒。方法是切取马铃薯幼芽茎尖生长锥0.2-0.3毫米,进行组织培养,育成脱毒试管苗,进而结出无病毒的块茎。该项技术称作“茎尖脱毒”技术,它已成为防治马铃薯病毒,提高马铃薯产量最好的方法。
   (二)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把茎尖脱毒和无病毒种薯繁育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脱毒快繁供种体系。脱毒试管苗和微型薯称为脱毒核心材料和零代薯,可用于生产原原种;原原种扩大繁殖依次生产一级原种和二级原种;用二级原种生产的种薯为一级良种,一级良种再繁殖一次,得到二级良种。生产上常用的优质脱毒种薯为一级良种。
     (三)脱毒种薯的优点
脱毒种薯生长的植株表现为叶片平展、肥厚,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田间整齐一致,光合作用增强,产量普遍提高40%-60%,有的甚至成倍增长。我国河南省曾创造了4200公斤/亩的纪录,近两年来,我市部分地方推广的脱毒种薯每亩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涌现出一大批优质高产典型。
四、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一)播种期与品种选择
1、汉中平川和丘陵露天马铃薯的安全播种期为2月4日的立春前后,山区气温低播种期相对推迟。
2、品种选择。经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汉中露天马铃薯的适宜品种有克新6号、克新一号、沙杂15、安薯58号、安薯56号、台湾红皮等。
(二)切芽块
1、播种前的15天,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色泽新鲜、没有龟裂、没有病斑的块茎作为种薯。
2、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
3、场地消毒。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要用2%的硫酸铜溶液喷雾,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减少芽块被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机会。
4、切刀消毒。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环腐病,目前尚无治疗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药,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具体做法是:准备一个瓷盆,盆内盛有一定量的75%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准备三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这些切刀轮流使用,用后随即放入盆内消毒。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
5、切芽块的要求。芽块不宜太小,每个芽块重量不能小于30克,大芽块能增强抗旱性,并能延长离乳期,每个芽块至少要有一个芽眼。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三)整地、施肥、播种
   1、选择地块:适合栽培马铃薯的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
   3、合理施肥:施肥最好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试验证明,亩产块茎1000公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公斤、磷2.2公斤、钾10.2公斤。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氮、磷、钾的比例为5:2:9。不具备平衡施肥条件的地方,中等地力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含钾量高的三元复混肥75-100公斤。
   4、播种: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按照马铃薯品种要求的密度播种,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覆土达6-10厘米厚。中等地力条件下,保证每亩种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种完成后,在地头、地边的垄沟里播一定量芽块,以备大田缺苗时补苗用。
(四)田间管理
1、幼苗期(出苗-现蕾)管理:
   (1) 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在苗高6厘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10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未大量形成,要合理深锄,达到层层高培土的目的。现蕾初期进行第三遍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已形成,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因此要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苗期三次中耕培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防治害虫。苗期乃至结薯期、长薯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地老虎和红蜘蛛,田间发现个别虫害时,即可防治。防治药物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之必要时,可在6叶期追肥,追肥过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过晚增产效果差,甚至贪青徒长,造成减产。
2、结薯期(现蕾-落花)管理
(1)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节约养分,尤其节约光合产物,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旗叶。
(2)此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避免干旱,遇干旱要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3)此期易发生、流行马铃薯晚疫病,可在发病前期,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敌菌特进行预防。
   3、结薯期(落花-块茎生理成熟)管理
此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要注重防早衰,叶面喷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五)收获
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继而达到枯黄,地下块茎即达到生理成熟状态,应该立即收获
五、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是用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栽培技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这项技术,先后在全国推广应用。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可使马铃薯增产26.7-29.5%。
1、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1)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有效积温不足是早春马铃薯高产的限制因子,覆膜可充分利用冬天和早春的光热资源,可使表层土壤温度提高3-5℃,能促进马铃薯芽的生长,使其早出苗10-15天,增加马铃薯生长期内的积温达到早结薯,实现高产的目的。
   (2)保持墒情,稳定土壤水分。覆膜能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有利于抗旱保墒。覆膜可防止浇水或雨水造成土壤沉重而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养分转化。覆膜的土壤孔隙度增大,通气效果好。覆膜后地温提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分解,提高养分利用率。
(4)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结构。进行地膜覆盖能始终保持土壤表面不板结,膜下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疏松,土壤容重降低,通透性增强,有利于根系生长;
(5)可以防除杂草,减少草害。
2、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肥厚,质地疏松,前茬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土地,在种植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基肥的用量为:每亩农家肥1500-3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
(2)种薯准备。选择高产的脱毒马铃薯,如早大白、东农303、费乌瑞它、尤金及克新6号、克新一号等优良品种,剔除芽眼坏死、脐部腐烂、皮色暗淡等薯块。一般每亩需备种150-180公斤
(3)切块。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每个种薯块不能少于30克,并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切种时为防止病菌从切刀传染,应备用两把切薯刀,一把放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当遇到病薯时及时取除然后再换经消毒的切薯刀,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4)催大芽。地膜覆盖栽培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先催大芽再播种。催大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由于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的烂薯现象,增加出苗率。时间是从每年的公历12月间农户播种期开始。催芽可以在室内、温床、塑料大棚、小拱棚等比较温暖的地方进行。在室内催芽可用两三层砖砌成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如在室外就挖一个20厘米深的坑,然后放2厘米厚湿润的绵砂土,将切好的著块摆放一层,再铺放2-3厘米厚湿润的绵砂土,反复摆放4-5层后,将上部用草盖住,20天左右马铃薯芽可达1-3厘米,这时将茎块扒出,平放在室内能见光的地方,2天后幼芽变成浓绿色则可播种。注意在催芽时经常翻动薯块,发现烂薯马上清除。
(5)栽种。保持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用1米宽的地膜种2行,2宽地膜种4-5行。大小行种植时,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0-25厘米(7寸左右),最好开沟播种,种芽向上栽种薯块。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公斤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碳铵再加20-25公斤的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盖土厚度控制在8-1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盖时膜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防止风吹揭膜,以利增温。如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栽种好一行喷施一行乙草铵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可提高效果。为节省地膜成本以2000×0.006毫米1000×0.006毫米规格为宜
(6)适时放苗。在公历3月5日前后,当马铃薯苗破土出苗在3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在破土处的地膜上划一个4-5厘米的口子,使马铃薯苗露出地膜,并时在地膜破口处放少许细土壤盖住地膜的破口,以防地膜内过高温度的气流灼伤马铃薯幼苗。
(7)马铃薯病害预防。早熟马铃薯易感晚疫病,在3月下旬如遇连阴雨,应及时进行马铃薯病害预防,这个时期如天气晴朗,则必须在4月5日时进行一次防治,这样晚疫病就很少会发生。防治药剂常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防治时任选一种药剂,如需第二次防治时可再另换一种喷施。
(8)收获。在4月中、下旬的结薯期内,随时可早采收上市。在汉中平川地区,早熟品种在5月5日前后,中晚熟品种在5月底前后,茎叶由绿变黄并逐渐枯萎,马铃薯生长完全成熟,这时应及时选择土壤适当干爽时的晴天进行收获。
早熟马铃薯双膜拱棚栽培技术
 
1、选用品种以生长期在60-65天的特早熟品种为主,可选用早大白、东农303、费乌瑞它、鲁引1号、津引8号等。
2、种薯处理及播种期。每亩需备种150-180公斤。种薯切块、种薯催芽和地膜马铃薯栽培中的方法相同。催芽时间一般在播前的15-20天。汉中市一般在12月上中旬较为适宜,这样马铃薯出苗一般在次年的2月上中旬,能有效避开元月中下旬的低温。
3、整地。整地施肥选择疏松肥沃、地势较高、灌排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每亩用农家肥1500-3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 结合施基肥翻耕备用。
4、播种
⑴、                播种密度实行双行起垄种植, 以南北走向为好,这样受光均匀,地温一致,出苗整齐。垄距80厘米,每垄种2行。株距20-25厘米,播种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汉中一般在12月中旬前后播种,播种后当天扣棚。
⑵、                 
⑵、底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公斤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碳铵再加20-25公斤的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
⑶、覆盖地膜盖时膜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以利增温。并在盖时膜前喷施乙草铵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地膜以1000×0.006毫米2000×0.006毫米规格为宜。盖土厚度控制在8-10厘米,起垄高度15厘米。为防止匍匐茎过度伸长,结薯延迟,也可在出苗后的3月初夜间棚温达12℃左右时撤掉地膜。
5、建棚与扣棚
⑴、建棚。用长2.5-3.0米、直径1.5厘米的竹竿两根搭梢对接,搭成高90厘米、宽3.0~3.2米的小拱棚,选用宽4米的农膜覆盖。也可根据材料建成6米和8米宽的中棚。
⑵、扣棚。播种后应及时扣棚,用土将农膜四边压紧压实,尽量作到棚面平整。棚两边每隔1.5米打一个小木桩,用14号铁丝或塑料压膜线栓住两边小木桩压紧塑料薄膜,以达到防风固棚的目的。
     6、精细管理
⑴、温度调节生长期保持白天16℃-20℃,夜间12℃-15℃。生育前期可在中午开小口排除有害气体。3月中下旬,当气温达到20℃,每天上午9时开始打开棚膜通风,下午3点左右闭风。进入4月上中旬,当外界气温白天在20℃以上,夜间在12℃以上时,进行昼夜全揭膜通风。放风注意顺风开口,放风口应由小到大,防止大风口冷风闪苗。另外,放风部位温度低影响生长,应经常调换放风部位。有霜冻时仍应盖膜防霜,视天气状况及时撤棚。
⑵、光照调节生育期间应经常用竹竿振荡棚膜,使膜上水滴落地,增加膜的透光性。
⑶、肥水管理因拱棚内不便追肥,应在播种前一次施足基肥,在拆棚后喷两次0.2%的磷酸二氢钾。薯块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不要浸过垄顶,保持土壤通气性,促进薯块膨大。生育后期不能过于干旱,否则浇水后易形成炸裂薯,降低商品品质。
     7、适时收获。在4月中下旬马铃薯进入商品成熟期时即可收获,也可根据市场行情及早上市。
七、汉中种植马铃薯品种简介
1.早大白:早大白是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马铃薯品种。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长势中等,花冠白色。从出苗到收获60-65天。薯块扁圆形,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休眠期短。对病毒有较强耐性和抗性,但植株、块茎易感染晚疫病。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左右。
 
2、东农303:该品种为极早熟马铃薯品种。株形直立矮小,株高45厘米左右。茎绿色,叶浅绿色,长势中等。薯块扁卵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大小中等、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早且集中。休眠期短、耐贮藏,蒸食品质优。从出苗至收获60天;植株中感晚疫病,较抗环腐病,高抗花叶病毒病,轻感卷叶病毒病。耐涝性强。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2500公斤以上。
3、费乌瑞它:该品种由荷兰引进。株高50-60厘米左右,直立型,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薯块大而整齐,芽眼浅平。肉质脆嫩,品质好。结薯早而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商品率高。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收获60天左右,休眠期短。块茎结薯浅、对光敏感,应适当培土,以免块茎膨大露出地面绿化,影响品质。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2500公斤以上。
4、鲁引一号、津引八号:该品种分别是山东省农科院和天津农科院脱毒繁育而成的,生育期为60-65天,株高60厘米,分枝中等,株型展开,茎底部为浅紫色,绿叶紫花,花蕊黄绿色。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平浅。植株高抗花叶病,中抗疮痂病。块茎对光敏感,应适当培土。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3000公斤以上。
5、克新六号:生育期90-95天,植株60-65厘米,株型紧凑。块茎淡黄皮白肉,薯块形状为园形或扁圆形,花白色,大小中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顶部芽呈“人”字形,芽眼数目8--10个,芽眉呈现孤形,脐部深度中等。淀粉含量14%,较抗晚疫病。
6、安薯58号:安康市农科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36.0-78.0厘米,株型扩散,叶淡绿色,茎绿色,花白色,薯长圆形,浅黄色,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薯肉淡黄色。中晚熟,生育期82--116天,休眠期80--150天,植株较矮,结薯较集中。耐涝、耐旱、耐贮藏。高抗晚疫病,抗卷叶病毒和花叶病毒。经西南六省(市)两年16个点区试,平均单产1713.7kg比对照安薯56号品种平均增产34.7%。适宜于高、中、低山及丘陵、川道区种植。
7、安薯56号:安康市农科所选育而成。该马铃薯品种属中熟类型。株型半直立,株高42-65.6厘米,主茎2.5-3.8个,分枝1.1-1.9个,茎淡紫色,较细,坚硬不倒伏。叶色浓绿,叶片较大,花紫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皮粗黄白色,薯肉白色,芽眼较浅,淡紫色。结薯集中,大中薯率71.83-82.0%。全生育期79-99天。高抗晚疫病,轻感黑胫病。食味品质好,耐涝、耐旱、适应性广。
8、沙杂15号:陕西省安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株型稍扩展,株高60~70厘米,分枝数较多,茎绿色稍带紫色;叶绿色,花冠白色,花粉可育,能天然结实。块茎扁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较整齐,结薯层浅而分散,淀粉含量16%左右。薯块芽眼较少、深度中等,分布均匀。晚熟品种,生育日期130天左右。高抗晚疫病,中抗环腐病,不感皱缩花叶病毒病,耐旱耐涝。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品种适应性广,丰产性较好。
9、克新一号(紫花白):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株型开展,分枝数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茎粗壮、绿色;叶绿色,复叶肥大,侧小叶4对,排列疏密中等。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干物质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维生素C14.4毫克/100。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高抗PLRV。耐旱耐瘠薄,较耐涝。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10、台湾红皮:中晚熟高产品种,适应性和抗旱性强,生育期105天左右,植株生长繁茂,植株半直立,株高60-70厘米,茎杆粗壮,生长势强,叶色深绿,花冠紫红色,花粉较多,结薯早且集中,块茎膨大快,薯形长椭圆形,红皮黄肉,表皮较粗糙,芽眼浅、数目少,休眠期较长。耐贮性中上等,干物质含量中等,还原糖含量0.108%,淀粉含量较高。较抗晚疫病,抗环腐病,对癌肿病免疫,对马铃薯A病毒免疫,较抗花叶病毒PVX、PVY,较抗卷叶病毒PLRV。播种密度3600株左右/亩,一般亩产1600公斤,高产达2500公斤。
11、尤金:该品种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商品性状好。其生育期为70~75天,单株结薯4~6个,亩产2000公斤以上,大中薯比例85%以上,薯形椭圆形,黄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平,两端丰满,淀粉含量13~15%,适口性好,油炸薯片色泽金黄均一,香脆可口,适于鲜薯出口和食品加工。
  一、如何确定马铃薯的播种期
马铃薯适期播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当地10cm地温达到6-7摄氏度时即可播种,也可选择当地晚霜期结束前25-30天作为适宜播种期,催大芽的种薯可适当晚播。播种后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2-3摄氏度,因此可提早5-7天播种。播种过早,出苗后常受晚霜危害,甚至生长点受到冻害,延迟生长,降低产量。催大芽的种薯,在地温太低时播种,长期不能出苗,块茎中的养分会向顶芽集中,使顶芽膨大,形成“梦生薯”,不能出苗。
二、怎样进行种薯消毒
 种薯进行催芽前用药物进行整薯消毒处理,可消除种薯表皮所带病原真菌、细菌,防止烂种及多种病害发生。常用的有效药物有:
(1)预防青枯病、黑胫病、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10分钟;用高锰酸钾280-300倍液浸种20分钟。
(2)预防晚疫病、疮痂病、镰刀菌萎焉病等真菌性病害。用72%普立克(或扑霉特)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浸泡种薯10-15分钟。
三、如何处理除草剂药害
马铃薯播种后,覆盖地膜前,需要喷施除草剂。常用种类和用量:每亩用50%的乙草胺药液130-180毫升;48%浓度的氟乐灵药液100-150毫升;72%浓度的杜尔药液120-130毫升。上述药量分别加水30-40进行喷施。要做到严格喷施浓度,不重喷,不漏喷,使除草剂在垄表面形成一层除草膜。
除草剂种类很多,有些除草剂不能用于马铃薯。若误用或使用过量除草剂,会使叶片皱缩,生长缓慢,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发生这种情况,应尽早揭膜通风换气,同时马上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和天达96%恶霉灵3000倍,5-7天一次,连喷两次,也可用浓度为2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0.2%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邮箱  |  联系方式  |  神农文化  |  神农网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1033734号-5